|
【新时代贵州退役军人奋斗榜样】梅昌荣:“兵支书”带领群众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时间:2023-07-07 昔日穷疙瘩,今日示范村。炎炎夏日,走进毕节市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极具苗族文化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菱角广场……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图映入眼帘。曾经的菱角村由于交通不便、资金匮乏、民族特色村落保护规划不统一等原因,导致特色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渠道少等问题,是全乡深度贫困村之一。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梅昌荣主动请缨到菱角村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他对全村11个村民组1062户进行全方位走访,进一步摸清村情和户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引进大型企业,建造各类养殖场5个,其中大型养猪场1家,成立村劳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全力推进山水林田修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的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蓬勃发展,极大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他还发扬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动群众自治活力,不断完善自治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加强民主协商制度,增强民主决策参与,完善民主管理机制,优化民主监督运作方式,保障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各类规章制度有效落实,以民主凝聚民心,推进乡村治理全面建设。 梅昌荣紧紧抓住旅游产业发展机遇,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方向,充分依托菱角村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苗族文化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了“景区+村庄”模式,动员鼓励群众创办民宿、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产业。在梅昌荣的带领下,菱角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610元提升至2020年的9835元,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 群众口袋鼓起来后,梅昌荣又开始谋划让群众精神也富起来。结合菱角村苗族文化特色,梅昌荣深入研究政策、积极争取协调各类资金,建设菱角广场,完善入村入户道路,靓化美化村民房屋,乡村面貌换新颜。他动员村民组建广场舞队、芦笙队等,依托群众大舞台、民族文化活动等,创作文艺作品,使村民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文明意识。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梅昌荣始终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保持部队昂扬斗志,勇当排头兵,为不断实现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