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贵州退役军人奋斗榜样】杨华:乡村带货 带“活”乡村时间:2023-07-24 运送纯菜籽油8418斤、生态大米27930斤,行车里程4万多公里……在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中华村驻村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杨华通过一趟趟运送,让50万余元的农副产品走出深山,让自己走进群众心里,走出了自己的价值,当地的干部群众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号——“乡村振兴带货员”。 45岁的杨华现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保卫处治安科副科长,2021年5月入选遵义医科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被选派到中华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来到村里,他遍访群众、深入调研,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用心用情用力为当地群众服好务、办好事、解难题。 杨华(右三)走访村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流渡镇有种植油菜的传统,杨华经过考察后,决定在油菜种植方面做文章,明确了以中华村为核心、覆盖其他村的发展思路,并通过发展油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达到促进群众增收的目的。 在杨华的带领下,中华村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引进优质油菜品种。2021年,中华村试点种植了500余亩油菜,带动全镇种植1200余亩;2022年,中华村油菜种植1800亩,全镇油菜种植达12000余亩。 为做大做强产业链,杨华与村支“两委”商讨后,将闲置的原中坝小学校舍改造成中华村菜油加工坊,并注册成立公司,通过了食品安全检测,实现自产自营。由此,中华村油菜飘香,让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杨华(左一)将菜籽油装车 与此同时,杨华通过朋友圈等形式在战友、同事中大力宣传,并担任起义务“快递员”,利用周末时间将纯菜籽油、生态大米及其他农产品运出销售。仅仅两年时间,杨华就帮中华村“带货”超50万元, 此外,杨华还争取到专项资金扩大中华村鹰嘴蜜桃种植基地的规模,助力当地产业更加发展科学化、规模化。通过网络对鹰嘴蜜桃进行宣传,并开展预售业务,鹰嘴蜜桃还未成熟上市,便订单不断。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村民一起努力将中华村鹰嘴蜜桃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25个省市,让更多人品尝到乡村振兴的甜蜜滋味。2022年,中华村鹰嘴桃产量10万斤左右,产值达80万元。鹰嘴桃产业还带动附近1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的初衷就是要对得起老百姓,不辜负组织,也不辜负自己,在有限的驻村时间里,为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杨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