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刊物 >> 广东深圳:先行引领 有“深”度
详细内容

广东深圳:先行引领 有“深”度

时间:2023-09-19     【转载】   来自:退役军人事务部   阅读

率先探索“四新服务” 强引领促保障见实效

广东深圳:先行引领 有“深”度

  大鹏湾畔,珠江口岸,建筑拔地而起,人们雄心勃勃。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年轻而多元的聚力正在融合,城市的历史与未来正被书写。这里,是深圳。

  43年前,深圳被布下“关键一子”,一个边陲小镇从此先行先试,与世界从容对话。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再次被赋予时代使命。

  在深圳进行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两年时间,深圳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区位优势,精心谋划、持续发力,重点围绕退役军人思政服务、就业服务、智慧服务、志愿服务等方面,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先行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将一张“白纸”描绘成初有成效的“答卷”,为退役军人工作开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样本。

建堡垒 承载多重功能

  在深圳福田,有个广为人知的葵花公寓,“那儿啊,是当兵的人常去的地方。”

  走进公寓四楼,拓荒牛展示厅里的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基建工程兵南下、拓荒、筑梦的故事,集书吧、红星讲习所、老兵咖啡屋、老兵饭堂等于一体的退役军人“关爱综合体”每天吸引着老兵前来叙旧聚会,每月的老兵集体生日、节日的集体活动也在这里举办……在退役军人心里,葵花公寓已然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家”。

  40余年前,2万多名基建工程兵从全国各地奔赴深圳,投身经济特区建设。黄干达作为其中一员,见证参与了深圳的拓荒历史和发展奇迹,对这座城市饱含感情。“没有能力的时候做好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照顾好身边的人。”抱着这个念头,2022年8月,黄干达在自有物业葵花公寓辟出1000多平方米,打造退役军人拓荒牛红星堡垒户,为基建工程兵提供交流活动空间,并逐步辐射至深圳所有退役军人。

  葵花公寓还成为深圳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和服务基建工程兵的拓荒史研究会的办公地点。作为拓荒史研究会会长、深圳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发起人,黄干达通过基金会推出的“幸福家改造计划”拿出3万元,撬动爱心企业的30余万元资金,帮生活困难的基建工程老兵有侠龙修缮房屋,并在装修过程中为其提供103天的免费食宿。葵花公寓不仅为老兵们提供了凝聚思想的精神家园,更为他们提供了解决生活困难的渠道。

  深圳首家红星堡垒户起源于坪山区。2021年,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坪山调研时发现,退役军人潘运财在自家客厅开设了红星学堂家庭式党校,设立四点半课堂为周边学生辅导功课,同时为老兵喝茶聊天、邻里纠纷解决提供场所。受此启发,深圳市开始依托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及其家庭住处、自有物业、企业商铺等载体,以“零距离、接地气”的运作模式,凝聚周边退役军人,自发开展“学习交流、弘扬正气、联络感情、收集民意、传递信息、讲解政策、化解矛盾、互帮互助”等活动。通过让退役军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新时代红星堡垒户充分发挥作用,逐渐成为润心田的“政治堡垒”、解心结的“调解堡垒”、暖心头的“帮扶堡垒”。

  “在推进红星堡垒户建设过程中,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确保红星堡垒户户主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以此保证思想政治引领的长期稳定。”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思想权益处负责人说。而如何选好户主,也成为未来红星堡垒户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在深圳,红星堡垒户成为退役军人工作思政服务的缩影。其背后则是“1310体系”的成效初显,即制定1个《关于推进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先行示范的工作方案》,围绕“党建引领、宣传引导、关爱帮扶”3条工作主线,办好思政智库、思政系统、党建地图、百家示范基地、百名舆情信息员、百人讲师团、红色堡垒户、先进典型库、关爱共同体、老班长工作室等10件实事。

  思想教育润心、宣传引导塑心、关爱帮扶暖心。如今,在罗湖区东门街道郑宏彬工作室,在宝安区松山街道信德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福田区沙头街道永道生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市思政引领的重要平台,31家红星堡垒户各具特色,承载起帮扶就业、应急救援、社区调解等不同服务功能。一支“金字塔”式思政队伍,正让深圳退役军人思政服务“全面开花”。

  搭平台 共享优质资源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恒邦置地大厦4楼,是深圳首个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所在地,也是退役军人罗耿桦梦想落地的地方。

  商业航天,是罗耿桦创业的关键词。在军校读书期间与信息打交道的经历让他嗅到人工智能行业的商机。他在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布局,不仅投资了卫星制造企业与民营运载火箭制造商,还利用空天遥感技术创办了商业数据分析公司。

  2022年7月,罗耿桦的公司“易简空间”入驻基地,不仅享有租金减免优待,还享受到“1+6”即“党建服务+空间服务、政务服务、创业辅导、技术服务、营销推广、科技金融”一站式服务。一同入驻基地的企业涉及军工装备、新材料、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老兵们在这里聊梦想、谈合作、克难题,共享信息与资源,让这个2150平方米的空间成了退役军人“群体性互助”的创业生态圈。

  对深圳来说,创新与实干是它奋斗的底色。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规划+政策+资源+服务+智能”的地方经济治理体系中,打造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福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们将科技型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工作与辖区现代产业中长期规划相结合的重要尝试,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一批优质的高新技术军创企业。”2023年初,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中科创客学院作为第三方运营团队加入,协助进行市场对接及产学研转化,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成长期,基地的“平台作用”更加显著。

  “只要人过来,带着你的想法、你的梦想过来就行了。”在退役军人眼里,这里成了实实在在的创业“福田”。

  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深圳也在努力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团队建设运营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中心,从政策咨询、岗位推荐、职业规划等层面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

  得益于这里的能力培训提升计划,退役军人叶婷婷失业3个月后在街道找到了文职工作;文笔好的46岁退役老兵张瑞峰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为深圳报业集团的一名外派记者……

  “我们依托四级服务体系,建立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库、岗位信息库、创业项目库,全面摸清底数,进行‘一人一档’管理和‘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退役军人与优质企业、创业项目高效对接,截至目前已服务1.3万人次。”团队负责人介绍。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支持——这是深圳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原则,让原则真正落地的,正是深圳对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五个一”工程的探索,即初步形成就业创业“1+N”政策体系,“一政策”有效落实落地;精心打造“兵至如归”系列专场招聘会、对接会、培训会,“一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持续建设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系统,“一平台”涵盖就业招聘、创业扶持、教育培训、帮扶指导、直播空间、战友互动、一人一档等七大板块,内容更加丰富;打造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个人数字画像,“一中心”服务更加精准;率先成立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包括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组织在内的“一张网”更加紧密。

  政府“搭台”,社会组织、企业、退役军人等主体“唱戏”,深圳致力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正努力推动就业服务大步向前迈进。

聚力量 建设专业队伍

  “我们是一群有共同信念的人,走到这里共同做喜欢的事情。”说话的人,是深圳市退役军人红星应急救援队队长郑建军。

  在南山区新德家园党群服务站见到这支队伍时,每位队员都身姿挺拔、精神焕发,身着统一的红色队服、黑色队靴,肩章、队衔、帽徽、名牌等佩戴整齐。2020年7月,这支平战结合的退役军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成立后,先后有152名退役军人历经重重考验加入其中。

  说起印象最深的救援经历,队员们不约而同谈到2022年的泸定地震。当时大家冒着滑坡风险,穿越垮塌隧道,及时将物资送达石棉县新民乡海洱村。震后第五天是中秋节,队员们离家2000公里,和当地居民一起度过了特殊的团圆佳节。参与救援任务的队员深受感动:“安置点居民把吃的送过来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这是最好的双向奔赴。”在此次任务中,救援队最终成功转移受困群众130余人。

  一次次的成功救援为队员们积聚动力,让他们时刻准备投身需要自己的地方。而平日训练,他们也不曾落下。日常体能训练、技术训练、队列训练、“山训”“海训”等救援演练……最近,救援队还正式注册为社会组织。“计划尽快加入应急管理系统中,这样能借助更专业的社会资源进行训练,也能有机会更好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郑建军介绍。

  3年来,深圳市退役军人红星应急救援队的身影出现在全国各地,为深圳退役军人“红星”志愿品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圳志愿服务的开展要追溯到1990年,当时国内第一个义工法人社团——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成立。从那之后,“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服务精神便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力量发育成熟、志愿服务文化深厚的优势,注重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增强志愿服务能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于2020年整合成立深圳市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一方面组建盐田区红星海洋环保队、南山区红星突击队、宝安区红星医疗急救队等10余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另一方面在各社区、街道引领退役军人投身志愿服务,推动414支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治安防范、应急救援、人民调解、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发挥力量。累计服务14万人次,服务时长90多万个小时。

  打响深圳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品牌,离不开多元共治。“在推动志愿服务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典型引领作用;坚持协同管理,建立‘1+13+N’组织架构,构建四级联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即1个市总队,11个区分队和2个专业分队,N个街道(镇)、社区(村)小队或小组;坚持社会参与,通过自行运作、自我管理、自愿参与,确保队伍的主动性和公益性;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动员手段、管理模式、宣传方式上的新思路,赋予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坚持百花齐放,积极举办基础化、特色化、专业化培训,确保队伍多元化,让老兵志愿服务的身影成为鹏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深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如今,民治街道的“红星闪耀”志愿服务分队,每周定期为居民提供义剪义修、清洗眼镜、缝补衣物、疏通管道等便民服务;“老班长工作室”的便民服务站,别出心裁地购置一台爆米花机,每天迎接放学的孩子们;每逢高考,福田区红星志愿服务者就会用30多台贴有“免费接送,助力高考”的车辆,为考生爱心送考……在深圳,“红星”品牌影响力、美誉度大幅提升,“有事就找‘红马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越来越多的鹏城老兵,正在大街小巷为建设美丽深圳贡献着“红星力量”。

汇数据 打造智慧服务

  步入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在龙汇路和民丰路相交处,可以看到一条全长800米的双拥示范街,沿街有90%的商铺门口都挂上了“双拥示范门店”的牌子,涵盖餐饮、超市、银行、医疗、体育、文化、美容美发等不同业态。随意走进其中一家,打开“鹏城老兵”App,点击电子优待证,扫描商户的“拥军码”,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家属便可以直观看到并直接享受五至九折不等的消费优惠。

  作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电子优待证全国试点城市,深圳率先推出电子优待证,并将其纳入“鹏城老兵”App,成为社会化拥军力量落地的重要载体,把一切散在资源转化为服务力,让退役军人将服务装进口袋。

  而“鹏城老兵”App的功能,不止于此。

  为消除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渠道单一、服务方式传统、服务资源分散等退役军人服务痛点,深圳于2020年8月正式启动退役军人贴心服务移动平台建设,并在2021年10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服务3万余人次。

  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App提供‘看’‘查’‘办’三大主题,共包含22个板块、85类服务,力争精准推送服务资源、精准指导就业创业、精准化解疑难困惑,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的政务服务和优待服务,真正实现‘App在手,啥服务都有’。”值得一提的是,“鹏城老兵”App将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商户和退役军人等组织、群体汇于一体,也是深圳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的重要成果。

  如果说“鹏城老兵”App的鲜明特点是便捷性,那么放眼深圳退役军人“一库两网五平台”的整体建设,综合性和安全性更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深圳充分发挥先行试点的先发优势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在依托市政务云提供的云安全、流量安全自建终端、数据、网络等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向上向下贯通系统,纵向获取部建档立卡系统数据12万余条,向左向右打通链路,建好“退役军人综合信息资源库”,动态展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信息。同时以数据为资源“城池”,搭建“决策支持”“综合服务”“智慧管理”“智能办公”“基础技术”等5个平台,将各项重点工作汇于智慧服务矩阵中,推动退役军人事务“一台统管”,以数字智慧赋能的不断强化,将服务对象、服务机构、服务资源汇于一处,构建起高效联动的管理平台。

  但智慧服务的建设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要将思政服务、就业服务、志愿服务等事关退役军人的各类服务统一到信息化建设的完整体系中,还有许多难关要闯。以智慧服务为突破点和基本盘,结合本地资源搭建起愈加完备的退役军人事务生态系统,不只是深圳,也是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要实现的突破。

  使命一脉相承,目标同向同行。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中,深圳挺立潮头,正以主动姿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宫宇凡

seo seo